您好,欢迎来到特种养殖交易所!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> 资讯中心 >> 示范专区 >> 广西覃塘:小蚕共育惠蚕农

广西覃塘:小蚕共育惠蚕农

来源:时间:2017/12/26 14:57:04打印收藏

  小蚕共育室里,一个个火柴头大小的小蚕正欢快地吃着桑叶;蚕框清洗棚内,棚上自动滑行的高压喷头沿着轨道冲刷着蚕框;办公室里,技术员谢寿泳正在网上查看共育室里小蚕生长的情况。看似简陋的小蚕基地里,处处看得到科技的影子。

  科宝基地育小蚕已14年,生产的小蚕抗病能力,成活率高,为蚕农提供了数量足、品质好的蚕种,经济效益高,吸引了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。

  创新技术 降低成本

  “你看,现在共育室里的温度是29.5℃,这个温度是比较合适的,除了查看温度,通过农业物联网还能看到小蚕的生长情况,采用物联网后,我很少到蚕室里了,省时、省力。”谢寿泳告诉记者,2015年,农业物联网在小蚕共育中运用后,对小蚕的管理更轻松到位,工人技术操作更规范,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,小蚕的整体质量也得到了提升。

  科宝基地从2002年开始共育小蚕,为实现小蚕生产机械化先后研发了《塑料蚕框》、《蚕框自动化清洗消毒晒干一体化》等多项发明。这些创新发明促进了科宝基地不断发展壮大。

  目前,该基地年产小蚕50批次,可达2万张以上,每张小蚕生产成本下降12元,基地所惠蚕农生产鲜茧100多万公斤,收入约4300万元。

  更新理念 提升效益

  多年来,科宝基地积探索和实践“党组织+基地+农户”的管理新模式,为蚕农提供高质量的小蚕,每张蚕的平均产量由原来的22.5公斤提高到45公斤。同时,还解决了长期困挠蚕农的蚕病问题,蚕农的经济收入明显增加。

  科技员黄伟信说:“传统的小蚕养法一天要喂4餐,从天刚亮要一直忙到凌晨,许多蚕农就是受不了这份苦而放弃蚕桑种养的。”为了突破这个“瓶颈”,科宝基地对小蚕共育理念进行了创新,成功研制出小蚕共育二回育技术,一天只需喂食两餐,减轻了蚕农的劳动量。同时,还实行小蚕共育片叶育,既保持了桑叶的新鲜,又减少了因切叶浪费的人工。

  黄伟信介绍,在2011年之前,小蚕基地实行每六天收蚁一批蚕的饲养方式,但随着小蚕数量的增多,这个方式已不能适应生产的要求。从2012年开始,改为每三天收蚁一批蚕,解决了一批蚕生产数量过大、雨天叶子多蚕不够卖等问题,打破了以前争取“批批清”的传统观念。

  心系群众 助力脱贫

  7月12日上午10点,记者在科宝基地看到,近50名工人在共育室里采摘桑叶喂蚕。“她们都是本地人,来这里工作不仅能解决就业问题,还能学到一技之长,很多妇女学到技术后,回家自己种桑养蚕,成为发家致富的能手。”谢寿泳说。

  科宝基地长期与覃塘区扶贫办合作开展扶贫工作,为黄练镇种桑养蚕的贫困村费发放小蚕、桑苗和方格簇, 并进行费的技术指导。

  养蚕是姚岭村的传统产业,过去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时,村民养蚕经常碰到小蚕大量死亡的现象。近年来,在科宝基地技术人员的指导下,村民对养蚕有了新的认识,增加了收入。谢桂标就是受益者之一,4年前,他跟着村里人从科宝基地拿回小蚕,开始养殖。“品质比人家的好很多,没有出现过大量死蚕现象。”次成功后,他更加有信心了,“我们夫妻俩一个月可以养两批,今年已经收入3万多元了,单靠养蚕一年下来也有近5万元的收入。”

  平寨村平阳屯贫困户覃仕元一个人种桑养蚕,供儿子读大学。科宝基地一直费赠予他蚕药、小蚕和方格簇,并教他养蚕技术,提高他的养蚕成功率,帮助他增加收入,现在他靠种桑养蚕已经成功脱贫。

  多年来,科宝基地举办种桑养蚕培训班150多期,授课时数达2000多课时,培训蚕农4万多人次,无偿发放技术资料8万余册,无偿投入经费4万多元。

  现在,科宝基地共育的小蚕不但在贵港各大乡镇热销,还销往南宁、河池等地,受益蚕农7000多户,帮助周边村屯 9000多名蚕农解决就业难题。

下一条:没有了

相关资讯

    信息正在更新中...

发表评论

已有0条评论,共198人参与,点击查看>>
评论内容:
验 证 码: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,不区分大小写

热点资讯

  1. 刘长恒:养蜂带村民共同致富
  2. 刘玉财夫妇:饲养特种野猪变致富能人
  3. 邓绍南:靠五头小野猪起家 穷小子年赚千万
  4. 张磊:农民工返乡养兔年入20万
  5. 杨新建:“书记”帮助养獭兔
  6. “竹鼠王”何少平:年纯收入近40万元
  7. 马立功:小蚯蚓的“环保致富经”
  8. 滁州市食药监局不断化蜂蜜生产监管 规范蜂蜜市场生产秩序
  9. 余千平:返乡民工豪猪养殖纯收入40万元
  10. 胡畅兵:“抱团”养殖七彩山鸡

精彩推荐

CopyRight © 中国杨凌农交所,All Rights Reserved